东莞市多措并举全力加强海上固废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上固废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通过强化源头建章立制,强化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处置监管,科学谋划解决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出路问题,开展打击海上非法倾废专项行动等,严防和杜绝海上非法倾倒事件发生。
一、加强源头管控,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一是加强入海排污口管理。严格海岸工程项目环评审批,规范新改扩建项目入海排污口设置。建立陆源入海排污项目名录,督促相关单位规范日常环境管理,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转,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强化日常监管及监测工作,联动监测单位每半年对陆源入海排污项目至少监测一次。二是持续推进环保热电厂建设。2017年完成3座现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技改增容、1座新建,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4500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比2016年提升67.2%。目前市区、横沥、麻涌、厚街四座环保热电厂,焚烧能力达到11300吨/日,正在建设厚街环保热电厂一期技改增容工程,处理能力700吨/日,预计2019年上半年建成,届时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2000吨/日。三是推进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完善重点垃圾填埋场的覆土覆膜、雨污分流、沼气导排、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等封场整治工作,开展渗滤液处理,实现填埋场渗滤液全部达标排放,全市39个重点垃圾填埋场中,目前21座填埋场已基本完成综合整治。四是逐步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印发《东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方案》,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建设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落实生活垃圾收运规范化管理,及时对生活垃圾和船舶倾倒垃圾、沿海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气物进行收集处理和清理转运,加强对生活垃圾、回收上岸的船舶垃圾及沿海工业企业生产垃圾收集处理和清理转运的巡查监管。
二、提高固废处置能力,完善固废监管处置体系。以提高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加强对固体废物产生、存储、转移、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监管等为重点,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印发实施《东莞市危险废物与严控废物处理处置专项规划(2016-2030)》,指导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项目建设。计划启动《东莞市危险废物摸底核查报告》、《东莞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19-2030)编制工作,全面摸查全市危险废物情况,科学规划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出路。二是加快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东南部卫生填埋场一期A库区建成运营,新增飞灰处理能力30万吨,一期B、C区土方开挖基本完成;新增危废处理能力11个类别7.3万吨/年。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总体建设方案已基本确定,环评报告已报省生态环境厅审核,并完成了公众参与公示;虎门港立沙岛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正开工建设。在6227家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一般工业固废及进口废物监管。对全市32家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全面开展专项检查,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切实强化跟踪管理。开展固体废物企业“三个一”专项行动,全市783家固废重点企业及自主增加的1674家产废企业完成承诺书签订。全面落实中央禁止“洋垃圾”入境有关要求,加大对进口利用废纸企业监管力度,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与废纸进口挂钩。
三、加强海上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持续保持严厉打击固废违规运输、倾倒综合整治的高压态势,建立海上监管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各类运输船舶的检查力度等,严防海域违法倾倒垃圾事件发生。一是开展海上专项行动。每年开展“碧海”、“靖海”等海上专项行动,监控废弃物上落点,登检运输船,重点打击陆源排污入海、无证倾倒废弃物等重大海洋环保违法行为。目前全市已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行动250次,开展联合行动29次,检查疏浚项目49个(次),查处违法倾废案件1宗、水路交通违法案件164宗。二是开展清废行动。印发《东莞市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行为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东莞市环保专项执法2018“利剑一号”行动方案》等,全力开展“利剑一号”清废行动,共检查企业2496家,发现环境问题453宗。对213家涉嫌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或个人调查取证,共计罚款约200万元,关停61家违法企业,刑事拘留39名嫌疑人。三是开展各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废陆上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涉固体废物违法案件1114宗(移送11宗固体废物涉刑案件),罚款约923.26万元,查扣证据或先行登记保存车辆1499台。
四、加强普法宣传,引导公众积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一是加强垃圾收集、存放、运输、处理环节宣传。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基地功能,积极推动垃圾焚烧厂、垃圾压缩站等向公众开放,加强垃圾收集、存放、运输、处理等环节的法制宣传,近两年共组织近3万名市民参观受教。二是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宣传。利用东莞日报、东莞电视台等媒体,结合东莞环保网、东莞环保微信等网络平台,开展多期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宣传,提高群众对危险废物的认识,加强对倾倒固体废弃物的普法宣传,杜绝固体废弃物倾倒行为。三是引导绿色社区开展各类环保试点活动。发挥绿色社区对话平台作用,将全市目前114个绿色社区着力打造成为政府与公众进行环境对话的平台,支持引导绿色社区开展各类环保试点活动,在多个社区引进了“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开展垃圾分类回收试点活动,开启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新模式,引导市民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和形成良好习惯,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
接下来,东莞市将继续加大对向海洋倾废行为的预防、打击和惩处的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美丽广东建设提供良好生态法治保障。
